我国学者发现牦牛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分子遗传新机制
[民政] 时间:2025-05-08 05:01:30 来源:社稷评论追踪 作者:社会 点击:64次
在氧气稀薄的国学青藏高原,牦牛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奔跑?现牦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牛适研究团队通过解析牦牛基因组,发现一种牦牛特有的应青原环肺内皮细胞类群,可能对牦牛适应缺氧环境起到了关键作用。藏高传新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境的机制
牦牛是分遗维系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与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物种,以耐高寒、国学抗缺氧而闻名。现牦受参考基因组不完整等因素制约,牛适目前牦牛适应性相关分子遗传机制的应青原环研究进展缓慢。
据了解,藏高传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境的机制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分遗通过运用二代、国学三代测序技术等手段,分别构建了野牦牛和家牦牛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再结合普通牛数据,系统分析大片段结构变异在牦牛基因组的分布特征。
研究人员发现,牦牛及黄牛肺脏中内皮细胞群表达含结构变异的差异基因最多。通过比较牦牛与普通牛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基因片段。这些差异指向了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研究牦牛肺部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水平时,研究人员偶然发现血管内膜中的一种全新细胞类群,这种遍布牦牛肺部的细胞可能会使牦牛的血管更有韧性。同时牦牛的肺组织中存在较多的弹性纤维,能够增强肺的收缩能力,有利于牦牛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其恩表示,这项研究为系统开展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对分析动物适应高海拔和缺氧引发人体相关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证劵)
相关内容
- 大模型应用竞争转写赛道,比谁更能“听懂”音视频
- 厦门这个文旅平台入选全国优秀名单
- 厦门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今起申报 8月7日截止
- 厦门小学一二年级今天复学 一个多月后放暑假
- 动火审批不严,电缆线裸露,新疆两地查出安全隐患93处
- 新年“薪”机会 厦门数千岗位上新
- 厦门海关发布进口儿童商品检验情况
- 特别提醒!2025征兵新动向:近视手术需半年前做,体检时提交证明!
- 圆梦凯旋丨神舟十五号乘组返回全纪实
- 厦门这个文旅平台入选全国优秀名单
- 厦门:开学第一餐 执法人员来“监厨”
- 2020厦门工博会7月举行 厦门国际水展将首次亮相
- 周江勇受贿案一审开庭,被控受贿1.93亿余元
- 新年“薪”机会 厦门数千岗位上新